若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部電影的話,我想是:很輕,也很重。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句廢話,但看過的人大概能 夠 體會這樣的感受。 輕在於導演以緩緩的節奏配上輕快的配樂把一家四口的故事穿插在一條線上;而重就在於這個家庭的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對愛的渴望/使命」。在電影中,弟弟阿和從小活在優秀哥哥阿豪的影子底下;哥哥越厲害,弟弟越討厭。大人們似乎把讚美都留給了哥哥,而他好像只能活得更叛逆一點,以獲取媽媽多一點的關注。媽媽自始至終不吝嗇給予愛,而爸爸從隱忍到茫然,最後無所畏懼地去愛。這部片子從頭到尾主要關注爸爸與弟弟在關係上的和解,但其中較引起我共鳴的角色卻是哥哥阿豪。 他是一位典型「別人家的孩子」,天生有一副好看的臉蛋之外,還是個就算重讀也勢必要考上醫學系的勵志男孩。他在補習班很有名,是老師寄寓厚望的好學生,更是父母放心的孩子。對,這是導演一開始為阿豪設置的「正面」形象,並把在電影中被提及兩次的司馬光作為阿豪的對照。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是個積極向上的古人。阿豪像司馬光嗎?像,他們都是照耀他人的太陽,但阿豪似乎在內心卻不認同這樣的司馬光、這樣的自己。對照阿豪的司馬光是在阿豪上國文補習班以及與郭曉真等巴士的時候被提及,兩次的司馬光卻是全然不相同的。 先來說說國文補習班上的情況。當時,老師教的課是司馬光《訓儉示康》。這篇文章是司馬光為了教育他的兒子司馬康崇尚節儉而寫的一篇家訓。課堂中,老師教到「以約失之者鮮矣。再曰:士志於道也,而恥惡衣惡食,未足與議也」。這兩句話其實出自孔子;簡單來說,意思是「以禮來主動約束自己,以減少自己過失的人已經很少了。一個有志於進修道業的人,應該專心求道;若追求時尚物慾,以劣衣粗食為恥的話,那就不必與他談論道義了。」老師還沒來得及深入解釋,就注意到在神遊的阿豪。面對老師的第一個提問,他首先否認自己對老師上課的內容不以為然。接著,面對老師提的第二個問題「還是你根本不相信司馬光他講的東西?」,雖然他沒有直接回答「相信/不相信」,但他以反問的方式回應老師,間接揭露他確實不相信的事實。 再者,與郭曉真等巴士的當兒,阿豪跟她說了一個特別版本的「司馬光 砸 缸 」的故事,出自於已故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遊戲》。故事是這樣的: 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剛開始的時候司馬光當鬼。在他把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