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本间久雄《文学概论》01——文学能吃吗?

文学概论是大一的必修课之一,作为文学小白,这堂课的重要性,我想过来人都很清楚。只可惜年少无知的自己,被“上大学”这件事情冲昏了头,不管是大一还是大二,都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忽悠去了。大三开始写论文,重新走进专业的世界,才发现地基不稳不仅仅是危楼的问题,甚至连楼都建立不起。于是乎,“文学是什么?”、“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存在的意义等等等的问题,在快要毕业的时候才逐渐浮现。作为中文系人,只能感叹惭愧惭愧。过去的无法追回,只能奉劝所有学弟妹们,花花世界固然精彩,专业也必须磨练好,否则花花世界,也只能是虚幻的海市蜃楼。 

好了,废话多了。今天开启的文章有别以往,不再以读后感的感性论调为主轴,主要以阅读笔记的形式跟大家分享这篇看似无聊的学术性论述,以我自己的主观理解诠释,所以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观点,当然文章内容的立场全部都以本间久雄的立场作为主要战场,所以如果你想要批评的话,建议你先看完原文比较保险,毕竟我也只是一个压点毕业的中文系人,没有任何权威可言。(说的好像会有人看完文章似的) 

 

=========================================== ==============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曾经开玩笑般地提出“道金斯困难度守恒定律”。这条定律讲的是在一个学术主题中,模糊主义扩大到填补其内在简单性的真空。前一句话就完美示范了困难度守恒定律。简单来说,这条定律就是在暗讽现在一些学者喜欢将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使其看起来很深奥(有人说他在讽刺文科,这一点可能需要我真的弄懂文科才能表态,反正我目前是觉得真难)。打个比方说,真的很难懂的知识例如物理,物理学家们就很努力地简单化物理定律,但是一些“文科”就会将一些简单的道理讲得非常难懂,那这里他还特别指出了文学批评这件事情。那么我觉得我们今天要一起读的《文学概论》应该可以稍微的去回应这样的指名。 

这本书出版于1926年(日文版1916年),是二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中最广为流传的日本学术著作。作者认为当时的文学研究逐渐发展,但是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学却是鲜少被讨论的。于是他便写了这本书,为初入文学研究领域的人们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入门介绍。这本书里面自己提出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少,其内容大量地引述了西方学者的理论与学说,并辅以一些日本学者的说法。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引起一阵热潮,正是因为其中大量的西方理论,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学术与西方思想的一个碰撞。 

本间久雄用了四个篇幅去讨论文学这件事,其中包括文学的本质、为社会底现象的文学、文学各论以及文学批评论。从这个架构上来看,作者主要还是以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关于文学和社会的讨论。除了文学的定义、文学的要素等一些文学的基本问题之外,作者更加重视文学与社会、时代、道德等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会有一系列的阅读笔记,让大家能够比较简单的进入这部学术作品。(当然还是要看原文啊!) 

 

Page Break 

第一篇文学的本质 

 

绪言 

 

本间久雄在绪言之中其实就回应了我一直困惑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研究文学?在这篇绪言之中可以看出本间久雄对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肯定。他认为文学是“人生最重大的必要品的第一种”,因为文学能够把我们的生活深化、把我们生活意志格外强固,并且使我们味到生的有益的幸福感(使我们感受到生之益处的幸福感)。接着引用了英国文学者淮尔特(Oscar Wilde,1856-1900)和亚诺德般纳脱(Arnold Bennett,1867-1931)的论述去加强自己的观点。 

淮尔特提出的是“生存”和“生活”的区别,认为没有意识到生活的生存所感受到的喜悦是和鸟兽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物质固然重要,但是“活”的自觉和喜悦却不是单纯用物质可以解决的。“为了享乐生活,使生活感明确,是根本的某种条件第一必要的”。而本间久雄认为“鉴赏并研究文学艺术,就是为了要得到生活享乐的幸福感。” 

亚诺德般纳脱在他的《文学趣味构成法》(How to Form Literacy Taste)就提到了文学研究如何让我们获得生活的幸福感。以下附上原文: 

 

文学研究的目的并不是消遣闲暇的时间。那是为了使人对于快乐、同情,认识的职能活泼和深化的。那是能够把人对于世界的关系完全变化。所谓文学的有理解的鉴赏,意思就是这世界的有理解的鉴赏(文学的有理解的鉴赏=世界的有理解的鉴赏)。人生的各部,并不是各个相离的;把人生的全体合而为一,在综合地地图之中相互发生关系的,便是文学。文学的精神是统一的。我们不是单从文学阐明了美就算满足,并且依了把一切东西置在他的焦点里面,到处究明其原因与结果,而奖励一种道德底睿智。所以文学给与两重的慰藉:其一是由于明确的爱的启示,其一是由于证明所谓我们的运命便是普通一般的运命。 

 

简单来说,文学和文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人心/精神的富足。作者强调了一点就是,精神的富足并不知往你的灵魂/心/脑袋里面狂塞一大堆美好的事物(你以为你是飞天小女警吗?),而是强化和深化人们对于不同感情的认知和敏感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文学系的人都比较多愁善感),进而全方面的体验人生。(至于人生应该怎么体验,是不是一定要懂的体悟人生才算好的人生,确实也好难解) 

本间久雄在绪论之中首先简单的阐述了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读文学和研究文学,算是给所有文学小白一条指名前方的道路。在接下来的文章,其实就是基于“为什么要学习文学”这个核心命题去发展,延伸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他在每一个章节都会留下新的问题,然后交由下一个章节去解决,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表述方式算是非常易懂的了,但是可能因为原文是日文,在翻译上面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拗口难懂的句子(可能是我自己读的版本的问题,主要是我也没钱买新的就将就着吧),但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 

 

文/辜秋柔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活动回顾】初一拾五导读会:黎紫书《流俗地》

上个周末,初一拾五进行了一场线上导读会,导读书目为马华作家黎紫书近作《流俗地》。在这场导读会中,我们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流俗地》。而后,成员嘉玲也为大家讲解了小说主角银霞的盲人设定,以及书中出现的猫和迦尼萨,同时也在银霞的经历与政治走向之间作了一个隐喻的链接。紧接着,成员秋柔、丽欢、棋薇分别就俗人、俗事、俗地、俗物为大家讲解内容,以让参与者更加了解该作品。最后,我们亦分享了彼此的读后感,也推荐大家阅读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作为一个补充。以下,将附上导读会成员所制作的PPT: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祈愿下次还有机会再与大家见面!

从执着到释然——钟晓阳《哀伤纪》的谱成

一 部 作 品的续写或重版,究竟是对一个故事的延续还是补充呢?作家钟晓阳在 2008 年重新执笔后对自己早前已出版的一些作品进行了续写和重版,作品中有的新附书信,也有对旧作 “ 推倒重写 ” 的。当中 2014 年出版的《哀伤纪》收录了钟晓阳 1986 年的初版《哀歌》以及她 2014 年续写的《哀伤书》。与《哀歌》相隔了 28 年的《哀伤书》似是在叙说着同一个或延续的故事,然而当中的人物、情节虽与前者的设置有相似之处,仔细琢磨一番后却发现它们并不如此。   上半部《哀歌》以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讲述了少女“我”到美国三藩市求学时与梦想成为渔夫出海的“你”从初识到相爱再分离的故事。这是一段“留不住”的故事,小说中的“你”一直为梦想做准备,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我”也无法阻止 “你”的 脚步。“我”对“你”情深至愿随“你”在海上流浪,“你”却不愿意更不忍心自己的梦想耽误了“我”的青春。直到“你”的海上捕鱼生涯开始,“我”和“你”已渐行渐远直至不再相见,昔日的情分也只能随海风而去。   准确地来说,这是一部“我”对“你”的深情剖白,富含“我”的执着以及无能为力的哀伤。 《哀歌》是一部很美的作品,诗一般的字句为作品增添美而哀伤的氛围。我并没有像“我”一样的情感经历,当中“我”对“你” 所 倾 述的话语却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我的内心 。“我”对“你”的爱确实过分执着得让人不明白,但“我”对“你”的执迷通过钟晓阳笔下的一字一物贯彻全篇,那份爱而不得的心情怎不叫人心疼、可惜?“我”曾经努力留住“你”, 但生命 只 能 容纳海洋的 “你”却无法容纳一个小小的“我” 。 “我”也只能一直沉浸在“留不住你”和“失去你”的痛苦里,唯有依靠漫长的时间帮助淡化、治愈伤痛。最后,多年以后的“我”在明白了玫瑰的颜色是逐渐褪淡的,如同人类的命运其实也因遵循着这样的原理事实——没有事物是永存的,“我”对于爱“你”这件事情也就逐渐释然。   在下半部《哀伤书》里虽然依旧以第一人称叙述,却不再只有“我”和“你”,作品增加了许多人物和支线,人物也都被赋予了名字——金洁儿(我)、占、郑星光、蒋明经、简小汶等。小说不再是像《哀歌》一样的“情书”,更像是为《哀歌》补充、完善的故事。 《哀伤书》讲述了金洁儿的人生起伏以及与三位男 人 的情感纠葛,我们会 自然 地将金洁儿对应为《哀歌》中的“我”

《夕雾花园》读后感

《夕雾花园》这部作品因为其电影入围了各大奖项而备受瞩目,而其实这部作品除了叙述了一段美丽的史诗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很多不同的题材。在这部小说之中有大量对马共的书写,但是由于我对马共的认识不多,在接下来的文章就不会有太多讨论,但是真的很推荐小伙伴们看看这部小说哦! 这个故事以一个曾经在战争之中被日军抓去当战俘的云林为主角,为了打造在拘留营死去的姐姐最喜欢的日式花园,而跑到金马伦寻找久居于此的前日本皇家庭园师中村有朋,后来两人坠入爱河的故事。这部小说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有别以往对日军的刻板印象,描写了两个看似对立的人们如何相爱,同时也展示了在战争时期不同立场的人们的面貌。 不一样的“加害者” 小说的男主角——中村有朋是一名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在战争之前就已来到马来亚居住。身为日本人的身份使有朋时常感到痛苦、罪恶,因为出现在他生活中的人们多是在战争中被日本人伤害的人们。这让他每每面对他们的时候都感到愧疚,于是他尝试以 专心 打造属于自己的日式花园与世界隔绝,逃避自己的同胞为了“荣誉”所造成的伤害。 有朋贵为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其家族在当时的日本也有相当高的地位。虽然后来因为一些人事问题,有朋被夺去皇家庭园设计师的身份而离开日本来到了马来亚,但是在日本侵占马来亚的时候,有朋可以说是竭尽所能去保护身边所有的人,避免他们遭受日军的迫害。因为有朋的关系,日军不会侵犯马久巴茶园,他们也不会伤害为有朋工作的工人们。有朋也因此在日据时期,尽其所能去收容当地人作为他的工人,以免他们受难于战争。麦格纳斯在战争爆发期间也有叫上云林一家,到金马伦来投靠有朋,只是云林父亲不愿投靠日本人而拒绝了。 战争结束之后,有朋的内心依然感到愧疚;他不赞同日本提议的“荣誉之战”,但也无法违抗天皇。云林说在夕雾花园里,她感觉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了,仿佛一切的痛苦不曾发生过,内心一片平静。这就是有朋建造夕雾花园的原因。他尝试打造这座平静的花园,隔离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在这篇花园之中得到平静。他的内心充满对日军和战争的不满,但是尽管有再多的不服气,他却不能与天皇对抗。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有朋这个角色更加的令人心疼。 在日据时期,日本人是加害者。作为马来西亚人民的我们,自小就能从爷爷奶奶口中听到日本人如何迫害当时的马来亚华人。在他们的叙述当中,日本人就好像恶魔一样残忍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