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文学为什么是文学?——本间久雄《文学概论》03

 第二章: 文学的特质 

 

上一篇我们解决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还没有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先翻上去看一下。简单一句话总结,文学就是以给予人类精神上的快感为导向,将感情用想象的结果呈现于世的一种产物。那,在上一篇《文学的定义》的结尾中,作者提到了“文学的要素”,提出“怎样的‘想象’、‘情感’才是文学的要素?”以及“怎样可以使文学有特色?”的问题。我们将在本篇章中,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其实本章说白了,只围绕一个学者提出的学说,其中的三个要素进行阐述。那就是英国的文却斯特(C.T. Winchester)所著的《文学批评的原理》(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cy Criticism),在其中提出了三个文学的特质: 

 

  1. 1.永久底(Permanant) 

  1. 2.个性底(情绪) 

  1. 3.普遍底 

 

文学的永久性 

 

文却斯特以文学的永久性作为文学的第一特质,他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和其他知识型文字的差异,就在于文学拥有永久的趣味(Permanent interest)以及永久的价值。但是这里并不是在批评其他文字作品不具有永久的趣味和价值,尽管是硬知识也具有永久的趣味和价值。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文学的永久性具一读再读的不灭底趣味永久底真理。打个比方说:我们今天要研究引力的根本原理,我们并不一定要读奈端的原书,因为其中的原理已经是被承认的物理学知识,就算不读原书,我们依然能够学习引力的知识。但是文学与这种知识完全不同,我们并不能够从别的文章中,读出文本想要传达的情感。只有在阅读文本之后,才能完整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而且文学作品所给予的感动,也会随着读者自身的经历而产生不一样的共鸣,因此拥有一读再读,不灭底趣味。尽管是相同的题材,内容也会因为不同的作者而截然不同。文学本身就具有可以必然不朽的性质,而不是为了传达真理的暂时的容器。因此文却斯特认为,文学并不是含有真理的书物,乃是他本身具有不灭底趣味和永久底真理的书物(这边可能有点混淆,但是看到后面的“普遍性”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文学之所以能够拥有不灭底的趣味,就是因为其具有诉于感情之力(The Power to Appeal to the Emotions)。大家要记得,文学就是以情感与情绪传达为导向的一种产物,因此“诉于感情之力”就是文学必须具备的一种元素。而这样的力量究竟是如何使文学具有不灭底趣味呢?文却斯特利用了知识和情绪的差异去推论,由于原文很长这里就不附上(可参考本间久雄:《文学概论》,台湾开明书店,民国69年11月,第21页)。简言之,知识是一种永久底习得;情绪是不断地变化的经验。因此,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主旨在于传达知识,人们在熟读该知识的时候,就没有重读的必要。而情绪是迅速消失的,我们在一本诗集中所获得的感动也许两个小时后便会消失。或许我们在想起的时候依然会有所感触,但绝对不如直接阅读所获得的感动来得大,因此我们需要一再重读文本的原因就在此。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反复阅读之后,依然不会感到厌倦的书。文却斯特举出了感情的瞬间性,说明了文学的永久性。 

 

文学的个性 

 

文学的第二特质是,个性底。这个特质相较另外两个特质比较简明易懂,顾名思义,“个性底”指的就是文学作品之中作者看世界的方式。两个不同的作者描写同一个人事物,也会因为其个人的经历而导向完全不一样的内容。文学之所以充满趣味,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文学中看见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式。此为文学第二特质。 

 

文学的普遍性 

 

文学的第三特质是普遍性,你没有看错,是普遍性,即文学中必须含有一种很普通,且大家都会有的东西。打个比方说父母爱子的这个情绪就是自古以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绪,因此是一种普遍且大众化的情绪。当然我们也不是排斥一些扭曲的情感或者感情,只是尽管是扭曲的情感也需要拥有人们都得以与之产生共鸣的普遍性 

 

以下是本间久雄引用的其他学者的说法: 

学者 

内容 

文却斯特 

各个的情绪虽然是瞬间的,但人间情绪的一般性质,却不是有非常(大)的变化的东西。(永久底、共通底、不变底) 

 

连续的各个情感的波浪,虽然在一寸之间倏起倏灭,但波浪的大洋,却历几世几代不绝地波动着。 

 

人类的基本情绪(fundamental emotions),那性质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所变化者不是情绪,而是思想。 

 

没有情绪的不变(Stability)决不会生出优美的文学来的。 

 

拉司金 

John Ruskin 

1819-1900 

《近代画家论》(The Modern Painters) 

莎士比亚的戏曲的所以完全,是因为他用了一切的人的认识,描写一切时代的人间生活(Human Life);是因为他不想给予普遍的真理,只是忠实地、完全地描写他的周围的人们;是因为他描写不变的人间性——十五世纪的恶汉,在他的心中,与十九世纪的恶汉、十二世纪的恶汉没有两样。同样,正直的、侠义的人,也与其他一切时代的人相同。所以伟大的理想主义者的作品,常常是普遍的。那并不是为了不作单独的个底描写,是因为完全地描写一切时代统一的人间的心情。卑小的理想主义者的作品,并不是普遍底。那不是为了个底描写,是因为他不过是半分的描写——即不是心情的描写,只是外面的习惯、衣裳等的描写。 

居友 

Guyao 

1854-1888 

《从社会学观的艺术》(LArt au Point de vue Sociologique 

艺术底感情,在他的本质原是社会底。成为结果而表现的,是依了使个人底生命与更大的普遍底的生命结合而扩大之。艺术的最高目的,即在使发生具有社会底特质的审美底感情。 

 

个人的意识,他自己已经是社会底;而反响于我们的全有机体,全意识内的,必取社会底的形象。古代希腊的哲学者,已经置美于调和之中,并稍稍把调和视为美的最重要的性质了。不过古代的学者把调和的东西看得太抽象底、太数学底,而近世心理学则把它还原于有机底结合性,活细胞的结合,以及各个人心胸中社会底、集合底意识之一。我们说“我”(moi),也可以用同样的意味说“我们”(Nous)。一切愉快的东西,是应了他在我们存在的各部分及我们意识的各要素间含有结合性及社会性的程度——换一句话说,是应了他在“我”中所存被归于“我们”的的程度而成为美的。 

波山奎 

Bosanquet 

1848-1923 

《美学史》(The History of Aesthetic) 

美的定义: 

美是同着感觉及想象的特色底、个性底表现,而为其一般底抽象底的表现。 

简单来说,普遍性作为文学的特质之一,意指文学对于人性当中的不变性的描写。这其中也反映出了学者们对于人性本质不变的观点,认为文学的特质是和人息息相关的。因此,回应在文学的永久性中提出的“文学并不是含有真理的书物,乃是他本身具有不灭底趣味和永久底真理的书物”的说法,学者们认为,文学是对真理的反映而非灌输。 

 

总结以上的学说,本间久雄认为: 

文学是通过感情、情绪而诉于感情、情绪的东西;而其感情及情绪是瞬间底的东西,所以是具有永久性的。又,感情、情绪虽依各个的人,各个的情形而不同,但在其根本底的境地是普遍底的东西,所以是有普遍性的。因此在本质上,传达这样的特色:永久底、个性底、而且是普遍底的感情、情绪的文学,同时以永久底、个性底、普遍底为其特色。 

 

在这一章节当中作者讲到了文学的特质,并以此回应在第一章中提到的文学的条件的第一条:传达感情以激动读者。认为文学中的永久性、个性以及普遍性既是文学得以传达感情激动读者的特质。 

 

小结: 

文学的特质:永久性、个性、普遍性 

 

文/辜秋柔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活动回顾】初一拾五导读会:黎紫书《流俗地》

上个周末,初一拾五进行了一场线上导读会,导读书目为马华作家黎紫书近作《流俗地》。在这场导读会中,我们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流俗地》。而后,成员嘉玲也为大家讲解了小说主角银霞的盲人设定,以及书中出现的猫和迦尼萨,同时也在银霞的经历与政治走向之间作了一个隐喻的链接。紧接着,成员秋柔、丽欢、棋薇分别就俗人、俗事、俗地、俗物为大家讲解内容,以让参与者更加了解该作品。最后,我们亦分享了彼此的读后感,也推荐大家阅读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作为一个补充。以下,将附上导读会成员所制作的PPT: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祈愿下次还有机会再与大家见面!

从执着到释然——钟晓阳《哀伤纪》的谱成

一 部 作 品的续写或重版,究竟是对一个故事的延续还是补充呢?作家钟晓阳在 2008 年重新执笔后对自己早前已出版的一些作品进行了续写和重版,作品中有的新附书信,也有对旧作 “ 推倒重写 ” 的。当中 2014 年出版的《哀伤纪》收录了钟晓阳 1986 年的初版《哀歌》以及她 2014 年续写的《哀伤书》。与《哀歌》相隔了 28 年的《哀伤书》似是在叙说着同一个或延续的故事,然而当中的人物、情节虽与前者的设置有相似之处,仔细琢磨一番后却发现它们并不如此。   上半部《哀歌》以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讲述了少女“我”到美国三藩市求学时与梦想成为渔夫出海的“你”从初识到相爱再分离的故事。这是一段“留不住”的故事,小说中的“你”一直为梦想做准备,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我”也无法阻止 “你”的 脚步。“我”对“你”情深至愿随“你”在海上流浪,“你”却不愿意更不忍心自己的梦想耽误了“我”的青春。直到“你”的海上捕鱼生涯开始,“我”和“你”已渐行渐远直至不再相见,昔日的情分也只能随海风而去。   准确地来说,这是一部“我”对“你”的深情剖白,富含“我”的执着以及无能为力的哀伤。 《哀歌》是一部很美的作品,诗一般的字句为作品增添美而哀伤的氛围。我并没有像“我”一样的情感经历,当中“我”对“你” 所 倾 述的话语却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我的内心 。“我”对“你”的爱确实过分执着得让人不明白,但“我”对“你”的执迷通过钟晓阳笔下的一字一物贯彻全篇,那份爱而不得的心情怎不叫人心疼、可惜?“我”曾经努力留住“你”, 但生命 只 能 容纳海洋的 “你”却无法容纳一个小小的“我” 。 “我”也只能一直沉浸在“留不住你”和“失去你”的痛苦里,唯有依靠漫长的时间帮助淡化、治愈伤痛。最后,多年以后的“我”在明白了玫瑰的颜色是逐渐褪淡的,如同人类的命运其实也因遵循着这样的原理事实——没有事物是永存的,“我”对于爱“你”这件事情也就逐渐释然。   在下半部《哀伤书》里虽然依旧以第一人称叙述,却不再只有“我”和“你”,作品增加了许多人物和支线,人物也都被赋予了名字——金洁儿(我)、占、郑星光、蒋明经、简小汶等。小说不再是像《哀歌》一样的“情书”,更像是为《哀歌》补充、完善的故事。 《哀伤书》讲述了金洁儿的人生起伏以及与三位男 人 的情感纠葛,我们会 自然 地将金洁儿对应为《哀歌》中的“我”

《夕雾花园》读后感

《夕雾花园》这部作品因为其电影入围了各大奖项而备受瞩目,而其实这部作品除了叙述了一段美丽的史诗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很多不同的题材。在这部小说之中有大量对马共的书写,但是由于我对马共的认识不多,在接下来的文章就不会有太多讨论,但是真的很推荐小伙伴们看看这部小说哦! 这个故事以一个曾经在战争之中被日军抓去当战俘的云林为主角,为了打造在拘留营死去的姐姐最喜欢的日式花园,而跑到金马伦寻找久居于此的前日本皇家庭园师中村有朋,后来两人坠入爱河的故事。这部小说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有别以往对日军的刻板印象,描写了两个看似对立的人们如何相爱,同时也展示了在战争时期不同立场的人们的面貌。 不一样的“加害者” 小说的男主角——中村有朋是一名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在战争之前就已来到马来亚居住。身为日本人的身份使有朋时常感到痛苦、罪恶,因为出现在他生活中的人们多是在战争中被日本人伤害的人们。这让他每每面对他们的时候都感到愧疚,于是他尝试以 专心 打造属于自己的日式花园与世界隔绝,逃避自己的同胞为了“荣誉”所造成的伤害。 有朋贵为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其家族在当时的日本也有相当高的地位。虽然后来因为一些人事问题,有朋被夺去皇家庭园设计师的身份而离开日本来到了马来亚,但是在日本侵占马来亚的时候,有朋可以说是竭尽所能去保护身边所有的人,避免他们遭受日军的迫害。因为有朋的关系,日军不会侵犯马久巴茶园,他们也不会伤害为有朋工作的工人们。有朋也因此在日据时期,尽其所能去收容当地人作为他的工人,以免他们受难于战争。麦格纳斯在战争爆发期间也有叫上云林一家,到金马伦来投靠有朋,只是云林父亲不愿投靠日本人而拒绝了。 战争结束之后,有朋的内心依然感到愧疚;他不赞同日本提议的“荣誉之战”,但也无法违抗天皇。云林说在夕雾花园里,她感觉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了,仿佛一切的痛苦不曾发生过,内心一片平静。这就是有朋建造夕雾花园的原因。他尝试打造这座平静的花园,隔离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在这篇花园之中得到平静。他的内心充满对日军和战争的不满,但是尽管有再多的不服气,他却不能与天皇对抗。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有朋这个角色更加的令人心疼。 在日据时期,日本人是加害者。作为马来西亚人民的我们,自小就能从爷爷奶奶口中听到日本人如何迫害当时的马来亚华人。在他们的叙述当中,日本人就好像恶魔一样残忍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