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文学的组成要素——本间久雄《文学概论》04

第三章 美底情绪与想象

 

作者在第一章文学的定义之中就强调了情感与情绪作为文学的一大要素,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正是因为文学之中的感情使其于其他文字产生了区分。而本篇章的内容主要尝试解决关于构成文学的要素。本间久雄使用了文却斯特所提出的文学的要素为主轴去论述,并且辅以其他学者的理论去巩固和表达的自身的看法。

    文却斯特认为,构成文学的要素有四:

    1. 情绪(emotion)

    2. 想象(imagination)

    3. 思想(thought)

    4. 形式(form)

 

情绪

1. 是否无论怎样的情绪、怎样的情感,都可以随便成为文学?

托尔斯泰【艺术论(What is Art?)】:无论什么样的情绪或感情都可以成为文学,但是这里说的的情绪或感情是一种被精炼过的某种特殊心理经验,而不是对生活体验的直接感受。

*What is特殊的心底经验?:情绪和感情,文学很重要的要素,但不是指一种直接对情感的体验,而是文学中情感或情绪特殊的心底经验。

根据波山奎《美学三讲(Three Lectures on Aesthetics)》中提出美底情绪的性质如下(观照说):

 

A. 永续底(stable)

B. 相关底(relevant)

C. 共通底(common) 

概括来说,所谓美的情绪是具现于以后可以观玩及谁都可以观玩的一个对象里面的一种情绪”。此外,波山奎也提出了另外两方面来对以上的结论做出考察:

经验美底情绪的时候,我们的心的态度,须为关照底(contempletive)的;这时候的感情,须为被“组织化(organize)”的、“成形底(plastic)”的,乃至被“具体化(embody)”或被“化身化(incarnate)”的。从这两方面精细的考察美的经验。 

简单来说:美的情绪是一种情感体验之后被被提炼出来的、具现化的,并且任何人都能有共鸣的东西

 

2. 我们描写在那文学的作品的,要怎样的情绪及感情才能得到最多的共鸣?

    前面提到的问题提出了波山奎的观照说,认为文学要素的情绪是一种经过提炼后被具现化,并且容易产生共鸣的情绪。这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感情或情绪能获得最多的共鸣。作者认为只要符合了文学的特质(即:普遍性+永久性=文学效果)变得能到文学效果。而文学效果的多寡则依靠普遍性及永久性的感情的多寡。针对这个提问,作者以文却斯特的理论作为辅助提出了解答。

文却斯特认为,有文学底效果的情绪、情感是一种溌溂(活跃的)的同情心(sympathy):

所谓人生,是我们的力活动时的力的总体。这力在不受什么障害而活动时,我们便感到人生的愉快。那力越活动,那活动越容易,我们越能确实玩味人生,并且因玩味人生而愈增快感。而牵引玩味人生的快感的机缘,是一种同情心。所以这同情心活泼,便唤起自觉人生的新鲜锐敏的感觉,即:喜悦的本源的感情(vital feeling of delight)。所唤起的越多,我们对于人生的玩味就越深。这样玩味生的喜悦,尤其像那正义、尊敬、宗教底敬虔等高尚深远的道德的情绪,又如漠然地要探索那高尚、纯粹、优雅的事物的渴望,敏锐地感到我们的人生怎样真实、严肃的热情等,都是优尚的艺术底情绪。

而提出相近观点的同时还有英国的道甸(Edward Dowden, 1843-1913)。他在他的《文学研究》(Studies in Literature)中说道:

判定事实、传达事实,是科学的目的;刺戟我们的生活,通过感情而至于较高的意识的,是艺术的职能。

以上言论可以得出一个小结:文学效果比较多的文学情绪,取决于其对读者的自觉性的提升。(文学效果=读者自觉性的提升)


作者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拉司金在《近代画家论》中对诗的定义:

用想象的力暗示“起高尚的情绪的高尚的根据”(noble grounds)

他提出了8个高尚的情绪,又将之分为两个部分:

A= 爱(Love)、敬(Veneration)、叹美”adomiration)、欢喜(Joy)

B= 憎恶(Hate)、愤慨(Indignation)、恐怖(Horor)、悲哀(Grief)

拉司金提出的这八个所谓“高尚的情绪”被分为对立的两面,而这两种情绪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为“高尚的情绪”。拉司金在原文中是这么说的:

愤慨的情绪如果发生在被人拿去了少数的金钱的时候,当然不能说是高尚的情绪,因为那动机是卑俗的;然而同样是愤慨的情绪,在原因于异常的伤害的时候,便是高尚的情绪。又如赞叹,如在看到将开的蓓蕾的时候,也是高尚的情绪。这便是被特别重视为“高尚的根据”的原因。

这样说的话,文学中被认可的所谓“高尚的情绪”实际上是一种相当难以被标准化的一种元素。而学术研究依然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判断标准。文却斯特的言论中,正好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论述。


文却斯特在提到“文学的情绪底效果的不朽价值该怎么凭笃”这件事上提出了5项标准:    

a. 情绪的纯正或适节(the justice or propriety of the emotion)

    作品所给予的情绪适当与否的原因(公序良俗)

b. 情绪的活跃或力(the vividness or power of the emotion)

    作品怎样使读者感动、使人的心收到刺戟、兴奋、扩大

c. 情绪的继续或确实(the continuity or steadness of the emotion)

    作品所给予的情绪是否在同一基调

d. 情绪的范围或变化(the range or variety of the emotion)

    作品所给予的情绪的范围的大小及其恆于怎样的范围

e. 情绪的阶级或性质(the rank or quality of the emotion)

    观察那所作物所给予的情绪是属于怎样的阶级的情绪—— 例如劣等和高等、道德底或宗教底。


第一小结:

总的来说,作为文学要素之一的“情绪”是一种普遍却又永久的元素。它与一般的情绪的区别在于,文学的情绪是需要经过人的内心的沉淀、提炼,然后被具现于文字的一种要素。而文学情绪的多寡同时也影响了一部作品的文学效果。所谓的文学效果指的就是其内容对于读者自觉的影响,而一部文学作品中引起读者自觉的元素就正是情绪。然而如何去判断文学情绪的多寡或优劣,虽然作者以文却斯特的学说提出了一套标准,但是从这套标准中依然可以看出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导致其结论容易出现主观性的结果。在微博上看过一段我想当认同的说法:“我们中文系并不是在培养作家,我们决定谁是作家。”,正因为文学,又或者说“人”是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我们才需要一群人的梳理和研究,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提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想象

   想象作为文学要素之一拥有着和情绪同等的重要性,他的功能在于具现化无实体的情绪与感情。作者在前面的篇章中也多次地提到的想象的重要性。前面提到的波山奎也在其《美学三讲》中提出想象的定义:

依了经验的结合而追求被暗示的种种可能性,或要想阐明这些心的活动的状态。

根据波山奎的主张,想象并不是仅仅创造幻象的特殊机制,或者是助长美的空想的机能。想象是为了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因此想象也不必依据事实的系统性组织,它是一种以心底经验为基础去创造新的系统机制。

    由于世人经常将想象与空想(fancy)混为一谈,作者也特意划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波山奎的理论为主)。简言之,想象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将其中的一部分及一种性质抽出,将其结合之后再构成一种新的创作。而空想并不具有这样有系统的过程。

    英国文学者阿迭生(Addison, 1672-1719)在其《想象论》(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Imagination)提出,想象是从所谓艺术品诉于读者的心底作用的想象来考察的,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后所获得的心底满足便是作品中想象的功劳。而阅读想象之所以比起直接对于现实的体验会来得更加激动,就正是因为艺术品或文学都是经过创造者内心的特殊心底经验的处理,借由想象去呈现出来的一种产物。因此,想象所创造之物更容易刺戟人心,提供一种“想象的快乐”。

    阿迭生提出的想象的快乐和我们一般理解的那种作为陶冶的快乐不同,想象的快乐是作为对人心的“更新(recreation)”,即对于心以力与慰藉,使生活意志加新的快乐。针对想象的快乐,阿迭生又将其分成了两个部分:想象的第一快乐(primary  pleasure)以及想象的第二快乐(secondary pleasure)。

  • 想象的第一快乐:被眼前的对象直接牵引的想象的快乐,如建筑、雕刻、绘画等有实体的作品。
  • 想象的第二快乐:间接被牵引的想象的快乐,即依了实际的对象物的表现而被牵引,其中包括有实体的绘画、雕刻,以及没有实体的音乐、诗歌等。简言之,想象的第二快乐是通过作品的情感去影响读者进行自身的情感联结,进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及满足。文学正好属于后者。


    阿迭生提出了想象的快乐为想象的价值,作者另外也提到了拉司金对想象的价值的看法。拉司金认为想象不仅可以呼唤高尚的情绪(参考上一节),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对美的认识。他提出了构成美的两种要素:神底(divine)和有生命底(vital)。

  • 神底 各种类型的各种形态的诸性质(该者表现的美是一 种典型的美Typical Beauty)
  • 有生命底 东西的职能的适当的充足(该者表现的美是一种有 生命的象征,类型更为细分的美)

拉司金认为有生命底美比起神底美更为完全,而想象就是帮助人们去认识这种美的最大媒介。


小结:

总的来说,想象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可帮助具现化情感与情绪的一种媒介,同时也是艺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想象的价值除了具现化情感与情绪,同时也可以满足和治愈人心。通过想象将作者内心的特殊经验呈现出来,创造超越典型美的美感。

 

思想

  思想作为文学要素之一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者在本节更多的是在阐明思想不应该成为作品的最大要素。他认为思想是作者的人生观,也是作者的人格和个性。若是作者将思想作为其作品的最大要点,那么作品将会成为一种谋取功利的工具,失去了艺术文学的纯粹。前章在谈文学的特质的时候,本间久雄就提过,学术和思想是随着时代而变更的,所以有永久性的文学,在事实上并不是在描写成型的思想,而是以描写人间的情绪为主力的。即使是在描写思想的时候,也必须思想溶在感情里面来描写。

关于文学要素之一的形式,作者在后面开多一个章节更加详细地给大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man or True man?——在不幸中找寻希望

“Good Morning. Oh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电影《楚门的世界》就以主人公楚门的这一句台词来迎接新 的 一天 ,新的希望 。楚门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内 ,他 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打从一出生开始就 就通过无数个隐蔽的摄像头被放映在电视机上。 父母、妻子、好友甚至是路人甲乙丙丁都事先被 真人秀的制作人 安排在楚门的身边,楚门每天都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毫无波澜。一次次偶然的意外,让楚门意识到 他 所生活在的空间 越来越怪异 ,破绽越来越多 : 已去世的父亲突然回来、妻子总 会 突然的 念 出 广告词、 总是有人破坏他去 菲 济的计划 …… 最终楚门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产生疑问。 电影最后以楚门克服自己对水的恐惧,乘船出海,逃脱这个虚假的生活空间作为结局。           从人道的角度去观看这一部电影,就不得不讨论楚门那 30 年的 不幸 。摄像机把楚门的一举一动向全球转播,几亿人堂而皇之地欣赏着他生活的光明与黑暗。楚门真人秀历经了 30 年收视率依然高居不下,观众乐此不疲 地 窥视他人的生活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更可怕的是,导演为了迎合观众的窥探欲望,还想要直播楚门与被安排的女演员性爱的过程。大众对于楚门的感情可以说是复杂的 ,他们30年以来都以观赏楚门的真人秀为娱乐, 无论是在上班亦或是洗澡,都是在观看着楚门的一举一动, 有的 甚至 还愿意掏腰包购买关于楚门的“ 周边商品” ,可说是非常的喜爱楚门 。这其中 也 不乏有观众对于楚门被“囚禁”深表同情,甚至也有闯入摄影棚,背叛导演指示的演员—— Slyvia 。她想要把楚门“解救”出来,她不断地去劝说楚门出走寻找“真相”。但无可否认, 哪怕楚门陪伴了他们30年, 所有的观众在楚门历经万苦而成功逃脱后 都 没有感到伤心不舍,反而是 欣喜若狂,仿佛 是与楚门并肩逃出的小伙伴。     楚门是不幸的。 而这一切都 从他一出生就被 影视公司收养,成为真人秀的主角 为起点。 楚门 “不幸的” 在巨大的摄影棚内生活了 30 年,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了的 : 想要成...

从执着到释然——钟晓阳《哀伤纪》的谱成

一 部 作 品的续写或重版,究竟是对一个故事的延续还是补充呢?作家钟晓阳在 2008 年重新执笔后对自己早前已出版的一些作品进行了续写和重版,作品中有的新附书信,也有对旧作 “ 推倒重写 ” 的。当中 2014 年出版的《哀伤纪》收录了钟晓阳 1986 年的初版《哀歌》以及她 2014 年续写的《哀伤书》。与《哀歌》相隔了 28 年的《哀伤书》似是在叙说着同一个或延续的故事,然而当中的人物、情节虽与前者的设置有相似之处,仔细琢磨一番后却发现它们并不如此。   上半部《哀歌》以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讲述了少女“我”到美国三藩市求学时与梦想成为渔夫出海的“你”从初识到相爱再分离的故事。这是一段“留不住”的故事,小说中的“你”一直为梦想做准备,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我”也无法阻止 “你”的 脚步。“我”对“你”情深至愿随“你”在海上流浪,“你”却不愿意更不忍心自己的梦想耽误了“我”的青春。直到“你”的海上捕鱼生涯开始,“我”和“你”已渐行渐远直至不再相见,昔日的情分也只能随海风而去。   准确地来说,这是一部“我”对“你”的深情剖白,富含“我”的执着以及无能为力的哀伤。 《哀歌》是一部很美的作品,诗一般的字句为作品增添美而哀伤的氛围。我并没有像“我”一样的情感经历,当中“我”对“你” 所 倾 述的话语却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我的内心 。“我”对“你”的爱确实过分执着得让人不明白,但“我”对“你”的执迷通过钟晓阳笔下的一字一物贯彻全篇,那份爱而不得的心情怎不叫人心疼、可惜?“我”曾经努力留住“你”, 但生命 只 能 容纳海洋的 “你”却无法容纳一个小小的“我” 。 “我”也只能一直沉浸在“留不住你”和“失去你”的痛苦里,唯有依靠漫长的时间帮助淡化、治愈伤痛。最后,多年以后的“我”在明白了玫瑰的颜色是逐渐褪淡的,如同人类的命运其实也因遵循着这样的原理事实——没有事物是永存的,“我”对于爱“你”这件事情也就逐渐释然。   在下半部《哀伤书》里虽然依旧以第一人称叙述,却不再只有“我”和“你”,作品增加了许多人物和支线,人物也都被赋予了名字——金洁儿(我)、占、郑星光、蒋明经、简小汶等。小说不再是像《哀歌》一样的“情书”,更像是为《哀歌》补充、完善的故事。 《哀伤书》讲述了金洁儿的人生起伏以及与三位男 人 的情感纠葛,我们会 自然 地将金洁...

《夕雾花园》读后感

《夕雾花园》这部作品因为其电影入围了各大奖项而备受瞩目,而其实这部作品除了叙述了一段美丽的史诗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很多不同的题材。在这部小说之中有大量对马共的书写,但是由于我对马共的认识不多,在接下来的文章就不会有太多讨论,但是真的很推荐小伙伴们看看这部小说哦! 这个故事以一个曾经在战争之中被日军抓去当战俘的云林为主角,为了打造在拘留营死去的姐姐最喜欢的日式花园,而跑到金马伦寻找久居于此的前日本皇家庭园师中村有朋,后来两人坠入爱河的故事。这部小说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有别以往对日军的刻板印象,描写了两个看似对立的人们如何相爱,同时也展示了在战争时期不同立场的人们的面貌。 不一样的“加害者” 小说的男主角——中村有朋是一名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在战争之前就已来到马来亚居住。身为日本人的身份使有朋时常感到痛苦、罪恶,因为出现在他生活中的人们多是在战争中被日本人伤害的人们。这让他每每面对他们的时候都感到愧疚,于是他尝试以 专心 打造属于自己的日式花园与世界隔绝,逃避自己的同胞为了“荣誉”所造成的伤害。 有朋贵为前天皇御用的庭园设计师,其家族在当时的日本也有相当高的地位。虽然后来因为一些人事问题,有朋被夺去皇家庭园设计师的身份而离开日本来到了马来亚,但是在日本侵占马来亚的时候,有朋可以说是竭尽所能去保护身边所有的人,避免他们遭受日军的迫害。因为有朋的关系,日军不会侵犯马久巴茶园,他们也不会伤害为有朋工作的工人们。有朋也因此在日据时期,尽其所能去收容当地人作为他的工人,以免他们受难于战争。麦格纳斯在战争爆发期间也有叫上云林一家,到金马伦来投靠有朋,只是云林父亲不愿投靠日本人而拒绝了。 战争结束之后,有朋的内心依然感到愧疚;他不赞同日本提议的“荣誉之战”,但也无法违抗天皇。云林说在夕雾花园里,她感觉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了,仿佛一切的痛苦不曾发生过,内心一片平静。这就是有朋建造夕雾花园的原因。他尝试打造这座平静的花园,隔离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在这篇花园之中得到平静。他的内心充满对日军和战争的不满,但是尽管有再多的不服气,他却不能与天皇对抗。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有朋这个角色更加的令人心疼。 在日据时期,日本人是加害者。作为马来西亚人民的我们,自小就能从爷爷奶奶口中听到日本人如何迫害当时的马来亚华人。在他们的叙述当中,日本人就好像恶魔一样残忍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