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早前初一拾五选读的《万历十五年》来说,黄仁宇《汴京残梦》这本小说相对好读得多。楔子一篇,作者就强调了这部作品属历史小说,而不是一般的严肃学术著作。这部小说与《万历》一样,依旧是以人物切入进行叙事,这一次却不是聚焦于历史上有名有权的人物,而以虚构的九品官吏徐承茵作为主角,铺出北宋末年间《清明上河图》的绘制过程。
“三道屏风”——近、中、远的描绘与叙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年间的名画,主要描绘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当时的圣上亦要求这幅画要如《诗经》的作者之叙民情,也要如《诗经》般的含蓄。《清明上河图》的主持张择端在指点负责采集资料、画稿的徐承茵时提出了“三道屏风“的作画技巧,是以近、中、远三种距离为秘诀来描画京中之事。“任何景物都可以区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三个阶段。只是这样的划分在某些景物里非常明显,有些则互相牵扯,层次模糊罢了。”以这“三道屏风”来作画,不仅将近、中、远三种次序都呈现,还能显示汴京中贫富介于其中不上不下的三个阶层。黄仁宇这《汴京残梦》的写作或许也可以概以“三道屏风”的方法。
《汴京残梦》主要围绕着画学谕徐承茵在参与《清明上河图》的绘制之时所经历的事。在被安排参与《清明上河图》的作画之前,徐承茵与其他学子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考获功名。然而,当他与两位好友——陆澹园和李功敏到汴京参与礼部应举时,朝廷却更换了法度,废科举,兴学校,并注重于书画医算的栽培,徐承茵也因而被安排学画,成了正九品画学谕。法度的更换,一时说不上好坏,即使还望通过礼部应举得功名的徐承茵也受惠捞的一官半职。而在负责《清明上河图》的工作中,因徐承茵认为画中供奉茶水的丫鬟由公主柔福帝姬扮充,以她相貌画入之事不妥,而与柔福帝姬相见以期能阻此事;却又因相处之后有感柔福帝姬的决定背负沉重,甚至由同情转而生起情愫。二人总会面三次,双双堕入爱河。私认为平淡地叙述着历史忽插入情爱略显突兀,但阅毕之后惊觉情爱部分笔墨不多,原是在于铺垫徐承茵最后的结局。此外,与徐承茵相干的其他人物,如陆澹园、李功敏、张择端等人,甚至是徐承茵亲人的遭遇,无不与朝廷政治息息相关。如原仕途大好甚至悔婚于徐承茵之妹苏青,打算与童家联姻的陆澹园最后却因军中诸将领贪污事件揭发,各人官官相护,将罪加于作为军前征信郎的他,而向来一直替人弥补掩饰也少不得贪上一脚的他只落得落魄“逃难”的下场。
如画中“远”一般的存在
所有人的遭遇都与历史的走向不相离,小说明显地将其点到为止。作者为能“包瞒圆通”及“经得起逻辑的拷问”,而选择将叙实(或指书中的历史大事)放在“远”的位置。同时叙实与虚构部分又与近、中、远三种距离一样相互牵扯——徐承茵与同伴的经历无不被“牵着鼻子走”。小说以宋代新旧变法的事件影响开始讲述,宣和五年(1123年)的时候,早在五十多年以前的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就实行了,其间又经历过王安石被贬(1074年)、守旧派司马光一党被重用(1085年),后宋哲宗再主张变法(1094年),又于宋徽宗继任一年(1100年)起用旧党又引用新党,前前后后拉扯了几十年。政治动荡的余温,便体现在了官僚体系之上。就如书中所述,当官的“一脚踏两船”的风气(即新旧理念‘两头抱’、有见风使舵之嫌),进而导致了整个朝廷行事上的各种不确定性。只《清明上河图》的绘制,前前后后就换了三个主持,各个风格不一,亦有保持着“风向”会再变的想法,导致画作进程缓慢。
戛然而止的尾声
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莫若于对宋朝皇室与朝廷变化及历史一些重大事件多了一份了解和探究的角度。也一度猜想,为何作者不将故事线置于北宋新旧变法那五十多年间,或能更加彰显其中官僚处事的风格面貌?也许选择从宣和五年(1123年)开始讲述,在于那一年既保留了政治动荡对社会思想的影响体现(尤其是皇室朝廷的变化),亦是北宋最后的体面,因那时北宋已在战事上节节败退,又于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年)正式灭亡。小说逐步叙述了北宋末年之事,从新旧变法到北宋王室被掳,把笔墨着力放于大历史下人物经历的遭遇,而在结果上为读者留下念想。总的来说,《万历十五年》呈现的更多的是当朝者的无奈,《汴京残梦》呈现的则是被推着往前走的进程,不及喘息就已经来到了尾声。
文/吕丽欢
后记:终于赶在大年初一前完成这份读后感。祝新年快乐,牛年大吉哇!(新的一年要更加努力啊啊啊啊啊
Comments
Post a Comment